10月12日上午10:23分,由昆明機場起飛,載有74名旅客的東航MU5937波音737-700型飛機,成功落地寧蒗瀘沽湖機場,標志著寧蒗瀘沽湖機場正式通航。自此,云南投入運營的機場增加至13個。
省九湖督導組、省水利廳、省審計廳、省國資委、省林業廳、省民航發展管理局、省公安廳民用機場公安局、省旅游協會、云南機場集團、部分航空公司領導、麗江市和寧蒗縣有關部門領導和群眾代表參加了首航儀式,共同見證機場正式通航的歷史性時刻。
通航儀式由麗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澤軍主持。
麗江市委書記羅杰為儀式致辭。他說:“寧蒗瀘沽湖機場是麗江市第二個機場,是推進全市公路、鐵路、民航三位一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重大項目之一,對提升麗江區位優勢,改變全市旅游格局,支撐全市乃至滇、川、藏大香格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瀘沽湖機場通航,標志著麗江在旅游產業發展上又增加了新的引擎,麗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又增加了交流、交往、交融的嶄新平臺。瀘沽湖機場的建成通航,實現了寧蒗人民的飛天夢想,為國內外嘉賓來寧蒗投資、興業、旅游提供了最大便利,尤其是瀘沽湖旅游優勢資源的開發,也將隨著機場的開通大大提速,極大地促進瀘沽湖旅游健康快速發展。瀘沽湖機場的通航,為寧蒗乃至麗江市的跨越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將為“十三五”期間乃至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強勁的動力。“
云南機場集團總裁唐學范在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說:“瀘沽湖機場的通航運營,為云南民航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全新動力,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加快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維護邊疆繁榮穩定,有利于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瀘沽湖這片寶貴資源,更有利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打造云南民航“兩網絡一樞紐”,助推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寧蒗瀘沽湖機場建成通航后,麗江成為省內第二個“一市兩場”的地級市,云南省機場網絡布局不斷完善。云南機場集團將把瀘沽湖機場的運營發展放到輻射中心建設的全局中來謀劃,放到民航強省建設中推進,充分發揮全省13個機場的協同優勢和集群效應,實施 “一體化”大營銷,全方位促進航線開發、拓展覆蓋范圍、增強輻射能力,在“十三五”末全面建成“立足云南、遍及全國、面向三亞、連通大洲”的航空網,實現民航產業與地方經濟相互促進、攜手騰飛。”
民航云南監管局局長羅全福為寧蒗瀘沽湖機場頒發了機場使用許可證。
原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省政府九湖督導組組長晏友瓊宣布機場正式通航。
據悉,寧蒗瀘沽湖機場建設項目是省委、省政府著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推進云南綜合交通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作為云南省機場建設項目業主,機場集團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在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通力協助下,著力破解機場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體建設者按照“高水平、高標準、高效益”的要求,歷經800多個日夜,于2015年8月份全部完工,9月24日順利通過民航行業驗收。
新建成的寧蒗瀘沽湖機場功能完善、流程合理,機場設有4個停機位,航站樓面積5000平方米,設有4個值機柜臺、1個超大行李值機柜臺、3條安檢通道;開設有4個貴賓廳、母嬰休息室、超市等。鑒于瀘沽湖機場是省內海拔最高的高高原機場,機場候機樓內還設置了供氧供暖設備。另外,瀘沽湖機場已經開通了機場快線,到達機場的旅客,可以乘坐機場快線直達景區和縣城。
【新聞鏈接】
寧蒗瀘沽湖機場位于寧蒗縣紅橋鄉石佛山,距瀘沽湖25公里,距縣城50公里,總占地面積約175公頃(合2625畝),機場標高3292.9米,定位為國內4C級支線機場。飛行區指標為4C,擬選擇A319-115、A319-133、B737-700(7B24K)機型為主力機型,飛行目的地以昆明為主,兼顧成都、貴陽、重慶等地,主要服務于寧蒗縣瀘沽湖及周邊地區的旅游、公務商務活動等需求,保障搶險救災和通用航空業務發展。
寧蒗瀘沽湖機場于2013年4月24日全面開工建設,本期工程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00噸的目標設計,飛行區等級為4C,機場海拔3293米,為目前云南省內海拔最高機場。截至2015年9月,寧蒗瀘沽湖機場累積完成投資12.98億元。
根據瀘沽湖航空市場需求和客源流向,機場通航后首先開通瀘沽湖-昆明直飛航線,由東航云南公司執行,執飛機型為737-700。航班每周執行4班,分別是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日,去程航班時間調整為08:55昆明起飛,10:05到達瀘沽湖,回程航班時間調整為11:00瀘沽湖起飛,12:10到達昆明??罩酗w行時間約為一個小時。